《1-5的认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5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1-5的认识》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第14—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直观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认识1—5各个数字。
2、培养学生数字的形成概念,理解1—5的实际数量。
3、培养学生初步了解1—5的数序。并能正确读写1—5各数学。
4、利用“野生动物”图,初步培养学生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受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认识每个数的实际数量及正确规范地书写1—5各数。
教学难点:
认识数字的实际数量表示意义。
教具与学具:
电脑,各种动物图片、及小棒、计算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教学
教学构思:
通过课前谈话导入新课能够生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够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开拓学生学习思路。
1、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游动物园?喜不喜欢?(喜欢)
(接着电脑出示挂图)
师:同学们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谁能把整幅图意说一说?
生:这幅图画的是老师带学生去游动物园。
师:那么动物园里有些什么动物?除了动物以外还有什么?
请同学们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近到远逐一观察
2、分小组讨论:每4个人分一小组进行讨论。(5分钟后汇报)让他们大胆发现、探讨。
3、结束讨论,引导学生作全面回答。
师:图上有些什么动物?各几只?
生:图上有1头大象,有2头牛,有3只长颈鹿,有3匹马,有4只小鸟。
师:图上1头大象,2头牛,3匹马,3只长颈鹿,4只小鸟各用表示?谁能用手指指给老师看?
生:1头大象指1个手指,2头牛指2个手指。3匹马指3个手指,4只小鸟指4个手指。
师:图上除了动物园里面动物外,还有什么东西?
生:天空上飘着4朵白云,挂着一个太阳。
地面上有2棵树、5朵红花、4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一共5个人。
4、结合学生不同回答,教师逐步提问题
师:刚才图上所出现动物的只数,天空上白云,地上花朵及人,各用什么数字表示?
生:各用“1 2 3 4 5这些数学表示的。
5、引导学生结合图幅选出与图片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发现贴在黑板上的图片及数字卡片是否有杂乱,需用什么方法整理,根据整理的结果,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发现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吗?
6、分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自由回答。
生:从小到大排:1、2、3、4、5 5前面有1、2、3、4 4个数。从大到小排:5、4、3、2、1 和3相邻两个数是2和4等等。1后面有2、3、4、5 4个数
师:你回答真棒,很有想象力,是个聪明的孩子。
7、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概括数字卡片多少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例如:卡片是 , 让学生摆出4根小棒)进一步了解各数字表示的意义。
(教师巡视,摆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8、指导书写
设置好田字格,指导学生写数字。
(教师及时表扬会写的同学,对于格式错的进行指导。)
9、总结过程
指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给予指导。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①今天我们学习1、2、3、4、5 5个数字。②也学习它们的顺序和5个数字的表示意义。③学习5个数字书写。
师:你们回答的真棒!棒极了!
二、巩固训练:
(1、设置数字迷宫 2、设置游戏情景 3、选择题)
教学构思:通过设置数字迷宫,游戏情景,选择题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听、说、动的训练。
1、设置数字迷宫,进行学习巩固。(出示打乱卡片)
①提问题:你们看到什么?请你们找出本课学习的数字。再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②请同学们在排列好数字下面相应拨出计数器上珠子各几颗。
③同学们进行比较总结。
2、设置游戏情景,切入学习兴兴趣。
①老师报数,学生摆出数字卡片,再让他们进行不同顺序排列。
②进行说、摆、看的训练。
例如:一个同学说数字了,另一个同学摆出表示3的物体,同时拿出3的数字卡片。
3、选择题
看下面各图,选出与图相应的数字在前面圆圈涂上颜色。
4只小鸟 01 02 05 04
03 04 01 02
04 01 05 03
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1-5的认识》这节课中,主要是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本节课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学生们一开始便情绪高涨。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争着抢着回答问题,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愿望。在游览动物园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数一数喜欢的小动物的个数,最后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通过创设的情景和摆圆片的操作过程,巩固了学生认识数1--5这一知识点。
新授知识中,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进行:分别是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说一说。摆一摆,采用同桌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所摆图片的个数从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或根据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圆片个数,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并且由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的是否正确。拨一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器,知道在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可以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写一写,先由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说一说,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字?让大家深深体会到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最后设计了多种多样的练习和游戏,使学生加深了对1—5各数的认识,把数学与活动密切联系。例如:设置进行“说、摆、看”的训练这一题,充分 ……此处隐藏4334个字……练。题目是一定要做的。
《1-5的认识》教学反思9经过一个月的教学积累,我对一年级数学课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在每次的教学结束后,都会对自己所上课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最有感触的是教学《1-5的认识》。
一年级小学生刚刚入学,还不会上数学课,《1-5的认识》这节课是通过一副野生动物园的图,来引导学生数数,进而学习1-5这几个数字。在观察书中的插图时,我尽量的引导孩子仔细并且有序的观察数数,进而感知1到5的数序。可能是我刚开始上数学课就灌输给孩子要认真仔细观察这个思想的缘故,我们的孩子观察的特别的仔细,有些我都没有发现,比如:数“1”时,有人数出一只大象,这我并不奇怪,可之后孩子们的一些细致发现让我很高兴也很意外。一片天、一片绿草地、一位女老师、一个扎两个小辫的女孩儿、一只黄颜色的小鸟等等;在数“3”时,又有惊喜,加上老师三位女性,在书的第十五页上有三朵云彩等等,孩子们精彩的回答和发现让我感觉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各方面能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我在开学初的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上就引导孩子怎样观察,没想到他们是那么有潜力,很快就吸收了,并且淋漓尽致的在这堂上表现了出来。
对于数学课,我一直抱有这样的想法: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所以第一节课,应该与孩子们聊天,讲教师自己,讲教材,讲学习的方法,讲学习的态度。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希望学习的,并且希望通过学习获得知识与本领的。所以我对孩子们充满期待,而孩子们也因此对我充满期待。和他们在一起,看到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是教学最大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状态。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把课堂教学看作一门艺术,追求着一种境界:让数学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像诗一样蕴涵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像诗一样充满想象和创造。
这一个月我觉得我自己在改进但不懂得地方还是很多,如对课堂整体把握能力不够,经常完成不了课时计划;有些课堂问题由于我对学生了解不够,大费周张的讲解,其实孩子早都会了。还有对教材的理解还不够,有些课后练习题,我不理解编者的意图,讲解不到位,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但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会弥补这些不足。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1-5的认识》教学反思10从一得知要讲课的通知时,我就感到有很大的压力。一年级孩子刚刚入校不到一个月,校长说把暑期培训的收获用一堂课的形式来做一个汇报,与其说是汇报假期培训所得,倒不如说是对我班开学近一个月来学生的情况做一个汇报。课前最大的一个担扰就是一年级孩子的课堂组织情况,担心出现课堂失控现象,对这堂课很没有信心,就是硬着头皮上而已。针对一年级刚入学孩子的特点,如果课堂组织不下去那么何谈新课的教授?所以在备课时我注意课堂组织情况,想了一些符儿童心理特点的手段方法。整体来看,对于整节课来说课堂纪律还是不错的,大多数孩子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只有个别孩子做得不是很端正。
细想了一下失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课前准备情况不充分。
1、没有事先去绿色课堂看一下卫生机器设备情况,所以有点慌乱;
2、教具准备不充分,多亏王老师找出了她自己做的教具,要不然说不定这堂会上成什么样子。
3、备课不充分。
二、课堂组织来看,学生的积极性调动的不是很好。对于上课用的一些手段课前没有及时进行评价。
三、从教学设计情况来看:
1、前面动画导入部分太罗嗦,以至于后面没有进行完。
2、详略处理不得当,教学重点难点没有突出出来。
3、没有深入进去给人的感觉只是蜻蜓点水而已。
整节课上得令人很不满意,继续朝以上几方面努力!争取下次能让人如意。
《1-5的认识》教学反思11《1-5的认识》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教学“认识1----5”这节课中,依据课标精神,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开课伊始,师生交谈:“今天的课堂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想不想看看?”学生们听后情绪高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游览动物园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说说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几个?图上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这些数来表示?通过创设这个儿童喜欢的情境,既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在观察、表达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了1-5这些数,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认识1—5”各数,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合作交流。主要通过下面四个环节来进行:
1、数一数。
教师操作:手里拿一根小棒,问用数字几来表示?添上1根是几根?用数字几来表示?……
2、摆一摆。
引导学生摆学具(圆片)按要求摆出相应数量的学具。(1-5个)
3、写一写。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教学时也可以引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数字的字形。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4、说一说。“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师生共同研究、探讨的重点。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字?学生找找周围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以一个数字为代表的实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在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练习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反馈。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评价。如学生观察画面时,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堂评价:“你观察到的这么多,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多的收获!你在观察时还做到了按一定的顺序!”。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依据学生情况,进行课堂评价:“你的动手能力真强!把你想到的动手摆了出来,真了不起!”。通过及时、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评价语,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