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年初一的作文五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年初一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嗖嗖——啪——”“咚咚嗖——啪啪——”阵阵喜庆的声音在耳边徘徊。
“当——当——当——”听,那告别二零一三年,迎接二零一四年的钟声。
早晨,一缕晨光沐浴世界,浸泡无数香喷喷的小天鹅,我被那可爱的香味迷住。我问:“奶奶,哪个包钱儿?”
“哈哈,我不知道。”奶奶说。
过一会儿,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在桌上酝酿着团圆的气氛与温馨的面庞。我随意拿一碗饺子,“香!香!”爸爸对这碗饺子赞叹不已。
新的一年开始,个个都精神抖擞,崭新的服装,整齐的头发,美丽的小鞋子……
晚上,天空成夏天的草坪,开满形态各异的花朵。天空中“飞舞的银蛇”,“怒放的菊花”,“艳丽的牡丹”,炫目的四个数字:“20xx”。
我们一家人一起坐在桌边,吃着团圆饭,饺子酝酿的团圆成美丽又温馨的现实。
今年的新年我是在奶奶家过的。这次过年让我知道了大年初一的规矩不但多,而且复杂。
大年初一这天,我刚起来,看到地上有一点脏,便想去找扫帚来把地扫一下,可是找遍了每一个我所知道平时放扫帚的地方,却都不见它的踪影。我心想,奶奶一定知道,便跑到屋里去问奶奶,奶奶说:“大年初一是不能扫地的否则会把大年初一的财运扫走的。”我点了点头,半懵半懂地说:“哦”。
中午,奶奶切菜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手给切到了,鲜血不断的从伤口往外渗,我看情况不对,赶紧对奶奶说:“你要不去唐医生的小诊所里去看看吧!”奶奶却说:“没事,一点小伤而已,用创可贴贴一下就行了。”“怎样怎么能行呢?”这是用创可贴就能好的吗?还是去看一下,包扎一下比较好。”奶奶说小孩子,懂什么,我要是今天去了诊所,接下来的一年里的每一天都会病秧秧的。会成为诊所里的‘常客’”啊?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啊?太奇怪了把!哪有受伤不去医院的道理呀?
到了晚上,奶奶叫我过去,我便来到了厨房里只见奶奶手里拿着一封花花绿绿的信,我走进一看上面还有字呢!可是大多是繁体字我不认识,可我还是认识一部分:什么造神保平安什么的。我好奇地问奶奶这个是什么。奶奶说:“这是灶书,用来祭造神的。”说着便把“灶书”点燃。我愣在一边,奶奶说:“还愣这干嘛?鞠三个躬啊!”我说:“啊”“啊什么快点。”我按奶奶说的'做了。
奶奶还说,大年初一不能向别人借钱,不然这一年都要靠别人的钱维持生机了,也不能向外借钱不然这一年都要向外借钱……唉!你说这大年初一的规矩多不多、烦不烦呢?
过年真热闹!年三十晚上,烟花鞭炮声就噼噼啪啪响起来,楼下的小孩和大人放烟火,大呼小叫,快乐的呼喊声一直传到楼上。我心痒痒的,可惜爸爸没给我买烟花。鞭炮声此起彼伏一夜未停,在屋里都能闻到火药的味儿。
大年初一,一大早,爸爸放了开门鞭,“噼噼啪啪”的鞭炮的声将我惊醒了,妈妈煮汤圆茶,还有一条大鱼。吃过早饭,我赶紧的穿上新衣服新鞋子,跟爸爸妈妈去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我美滋滋地想着爷爷奶奶给红包,开开心心地和爸爸妈妈骑电动车去爷爷奶奶家。
一路上到处都是鞭炮声,还有小朋友的欢笑声,大人们见了面都乐呵呵地点头挥手打招呼“新年好!”,见到老人,都热情地问安“给您侬磕头!”。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爷爷奶奶家,我对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新年好。”爷爷笑呵呵地说:“大成,快磕头,磕头就有压岁钱了。”我二话不说,跪下来就磕了一个头,爷爷奶奶笑着给了我一个大红包,爸爸妈妈也笑了,我从爷爷手中接过了红包,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全家都乐得哈哈大笑。
今天是大年初一,妈妈一大清早就开始唱起歌了,我穿好了年装,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亲戚家拜年。“正月里来是新年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啊!”
关于早餐,是妈妈亲手包的饺子,这是我吃过最饱的一次早餐。
一出门,大人们一见面都说声:“新年好!”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先去了爷爷家。大人们都忙着拜年,寒暄了几句,爷爷就从口袋里拿出个大红包,“来,这是爷爷给你的压岁钱!希望你的学习更上一层楼,能考一个好中学。”我接过红包,高兴的说声:“谢谢爷爷!”
在爷爷家吃完午饭后,接到了姑父的邀请,男同志们打牌,女同志们看电视,一下午就这样过去了,晚饭当然也在姑父家吃啦!吃完饭后,大人们围着电视看节目,我们小孩子自然也不能闲着,当然去放鞭炮啦!我早就准备好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感觉全球都是鞭炮声。
一天下来,我的口袋鼓鼓的,里面全是压岁钱,这是亲人对我的爱,我会记在心里的。
一年一年过去了,我在慢慢长大,父母却越来越老……20xx年像一个小孩,我会陪着父母跨越一生一世。
过年似乎永远是属于小孩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随着父母来到城市后,就更加觉的没有什么意思了。回想起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时的“爆竹声中一岁除”。
大年初一的早晨,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孩子们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冲出家门,像寻宝藏似的拾捡没有被燃着的鞭炮。之后,孩子们集中在空地上,左手拿着打火机,右手拿着“战利品”,点燃之后丢在空中。这需要勇气与技术,不能太晚也不能太早。晚了手要遭殃,早了鞭炮掉在地上,或被弄熄或声响太小——会被别人嘲笑的。
我们还会玩花样呢,炸铁罐头盒子。待火炮燃后,把一个空的铁罐子盖在上面,让火炮炸后产生的气流把铁盒子冲上天。那铁盒子飞得越高,大伙的惊叹和欢呼声就越大。当然也有叹息的时候,这时我们就会骂造炮的人,怎么造出一些瞎炮出来。还有的时候我们会把鞭炮里面的粉末物质放在一起,摆出一种形状出来然后点着,就会像晚上人们放出来的烟花一样美丽的景象。
还有更刺激的呢,就是炸水和稀泥。炸水跟丢在空中差不多,但更要技术。早了火炮被水浸湿就再也不能用了;晚了,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后果吧。但是我们还是有我们自己的办法:先把鞭炮放在水边,点燃后,看引线燃到末了,就用脚一掀,鞭炮就正好在水中爆炸了,看着开起的一朵朵水花,心里就像做了英雄一样。炸稀泥呢?要选好泥土,不能太稀,否则火炮浸湿不响不说,否则新衣服可要遭殃了;干了也不行,无法显示其威力。选好后,就比试一下谁的鞭炮好了。虽然大家愿逞强,但无论输赢都很高兴。
噼里啪啦……。窗外传来了喜庆的鞭炮声,我兴奋的一下子跳了起来;但看到堆成小山似的作业,我知道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文档为doc格式